淬火冷卻介質及裝配
淬火冷卻介質及裝配
淬火介質可分為三大類:油基、水基和氣體淬火介質。油基淬火介質是最常用的淬火介質。普通的淬火油是N32或N15機械油,為提高其冷卻性能、抗老化性能、光亮性能、高溫性能等分別加入催冷劑、清洗劑、光亮劑、抗氧化劑,形成了快速油、快速光亮油、高溫分級等溫油等系列淬火油以應用于不同尺寸和要求的軸承零件的淬火,另外還有低揮發性的真空淬火油。油基淬火介質的缺點是淬火過程中產生油煙造成空氣污染、在隨后的清洗過程中造成水污染。
水基淬火介質是由有機聚合物、抗腐蝕劑和其他添加劑組成的水溶液。通過改變有機聚合物的類型和濃度可得到不同的冷卻特性以適合于不同軸承零件的淬火冷卻要求,在淬火冷卻過程中,有機物附著在零件表面可減少零件淬火開裂的危險性,且不產生油煙,清洗方便,無污染,是淬火介質的發展方向。其不足是抗老化性能不如油基淬火介質,需對溶液經常進行測試,定期添加有機物溶液以保證其冷卻性能。
氣體淬火是采用惰性氣體為介質(常用的氮氣),把壓縮氣體通過特殊設計的噴嘴噴射到工件表面實現工件的淬火冷卻。通過調節氣體的壓力和噴嘴的結構可以控制冷卻特性和變形,如Tinscher等人的研究[11]表明:當氮氣的流速達到100m/s時,其冷卻特性與油相近,當對工件的表面的光亮度沒有特殊的要求時,可采用壓縮空氣作為淬火介質,淬火時表面形成的3~5μm的氧化層可通過以后的磨加工去除掉。氣體淬火比水基淬火更潔凈,且成本更低,其關鍵技術是噴嘴的結構設計。
淬火冷卻裝備是除淬火介質外影響工件淬火效果的另一大因素。國外對常用的淬火油槽實行多參數控制,如油溫、油的冷卻特性、油的循環與攪拌的方向及速度、工件入油的方式等,以求得到最佳的淬火組織與性能,同時把變形減小到最小程度。日本NSK等著名軸承公司對淬火油進行定期或在線檢測,根據檢測結果添加所需的添加劑或更新淬火油;另一方面,對淬火后工件的變形進行在線檢測,把變形超差的工件自動分檢出去,進行矯正后再進入下道工序,可大大減小工件的磨加工留量。另外,油槽中淬火介質的冷卻逐步由水循環冷卻改為全風冷,利用空氣作為冷卻介質節省大量的水資源。